STA-449A综合同步热分析仪全面解析

栏目分类STA-449A综合同步热分析仪全面解析

你的位置:sky娱乐平台手机app > 新闻动态 >

STA-449A综合同步热分析仪全面解析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7:46    点击次数:97

一、仪器概述

STA-449A是我司推出的同步热分析仪(Synchronized Thermal Analyzer),同时集成热重分析(TGA)和差示扫描量热(DSC)技术,可精确测定材料在程序控温过程中的质量变化与热效应(如相变、反应热、比热容等)。

北京中航时代仪器设备有限公司——STA-449A、449B同步(综合)热分析仪

二、核心技术参数

温度范围:

标准配置:-120°C至2000°C(根据炉体选型不同,最高可达2400°C)。

典型高温配置:室温至1650°C(采用SiC炉体+PtRh传感器)。

灵敏度:

温度分辨率:±0.1°C

质量检测极限:0.1μg(TG模式下)

热流分辨率:<1μW(DSC模式下)

控温速率:

0.001°C/min至50°C/min(线性升温/降温/恒温)。

气氛控制:

支持惰性(N₂、Ar)、氧化(O₂)、腐蚀性(CO₂)、真空(10⁻² mbar)等多种环境。

样品支架:

标配氧化铝材质,可选铂金、石英等(耐高温及耐腐蚀需求)。

三、工作原理

同步测量原理:

TG单元:高精度微量天平实时记录样品质量变化(分解、氧化、吸脱附等)。

DSC单元:补偿式传感器测量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热流差值(吸放热反应)。

两者数据同步采集,通过软件关联分析,揭示物质变化机理。

核心组件:

炉体:耐高温材料(如SiC)制成,搭配Pt/PtRh热电偶精确控温。

传感器:采用三维对称结构,减少热对称性误差,提升基线稳定性。

气体系统:多路质量流量控制器(MFC)实现动态气氛切换。

四、典型应用领域

材料科学:

高分子: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、熔点(Tm)、分解温度测定。

陶瓷/金属:氧化动力学、烧结行为、相变分析。

锂电池:电极材料热稳定性、电解液分解反应。

药物研发:

药物多晶型鉴别、结晶度分析、包合物稳定性测试。

能源材料:

储氢材料吸/脱附性能、相变材料潜热测定。

五、操作要点与优化建议

样品制备:

粉末样品需研磨均匀(粒径<100μm),避免堆积影响传热。

称量范围:TG模式推荐5-20mg(灵敏度与噪声平衡)。

实验设计:

升温速率:快升温(如20°C/min)用于快速筛选相变点,慢速率(1-5°C/min)提高分辨率。

气氛选择:氧化环境(O₂)常用于分解/燃烧研究,惰性(N₂)避免副反应干扰。

基线校正:

空坩埚测试(基线扣除)可消除仪器热容漂移误差。

六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
七、维护与校准

日常维护:

炉体清洁:每次测试后用软毛刷清理残余样品。

气体管路:定期检查气密性,避免水分/油污污染(推荐每月更换过滤器)。

校准规范:

温度校准:使用标准物质(如In、Zn、Al)验证熔点偏差(需每年一次)。

灵敏度校准:通过蓝宝石比热容标样校正DSC信号。

八、数据解读示例(以聚合物分解为例)

TG曲线:失重台阶对应分解温度(Td),失重率计算残留物含量。

DSC曲线:吸热峰可能为熔化,放热峰可能为氧化交联反应。

联用分析:若高温失重伴随放热,暗示氧化燃烧过程。

参考资料:

《热分析应用手册》(NETZSCH, 2022 Edition)

ASTM E1131:热重分析标准测试方法